灌注治疗是什么意思

2025-11-02 12:43:53

灌注治疗临床上常指膀胱灌注治疗,是将化学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直接注入膀胱内的治疗措施,从而起到预防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内肿瘤复发和治疗慢性膀胱炎、间接性膀胱炎、膀胱大出血等疾病的作用。

灌注治疗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,待会阴及尿道口充分消毒后,将双腔导管缓缓插入尿道,排尽膀胱内残余尿量后,将50ml灌注液缓缓注入患者膀胱内,最后再注入5-10ml生理盐水或空气,以确保将导管内残留的灌注液全部注入膀胱内,再缓慢拔出导管。

灌注结束后患者要卧床休息,分别取左侧卧位、右侧卧位、仰卧位、俯卧位各10-30分钟,使药物与膀胱各壁黏膜组织充分接触,保证药效。达到所要求的保留时间后可自主排尽药液,排尽药液后要多饮水,加速尿液生成,使排出的尿液内药物浓度降低,减少药物对膀胱及尿道黏膜的刺激。

患者还应注意在灌注药物前应排空膀胱,灌注前4个小时及灌注液排出前,尽量控制不饮水或少饮水。灌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,如果进行卡介苗的灌注,只有经过卡介苗皮试阴性者才可使用。若患者存在明显尿路感染,也要避免灌注治疗。